柳州《搭建“9个课堂”宣传体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案例获评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

文章上传:骉控自动化 浏览量:154 发布时间:2024-02-16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总结提炼基层工作经验,宣传推广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实践取得的优秀成果,经中央宣传部批准,中国政研会组织并且开展了2023年度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评选工作。各省(区、市)和全国性行业(系统)政研会热情参加,推荐报送了大量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案例。近日中国政研会公布评选结果,

  此次,全国共80个案例入选,均是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中涌现的体现时代要求、符合群众需求、富有创新性和实效性的优秀案例。其中广西入选2篇,由柳州市民宗委推荐报送的《搭建“9个课堂”宣传体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柳州唯一入选的优秀案例。这是柳州市以习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引,以“9个课堂”为支点培塑宣传高地,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宣教格局的成功实践。

  2021年8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指示,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2022年3月,习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时又强调,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采取有形、有感、有效举措,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文化基础。柳州市以习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引,以“9个课堂”为支点培塑宣传高地,成功构建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宣教格局,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国家民委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交流视频会上推广柳州经验。

  柳州位于广西中北部,是广西的工业重镇,是多民族聚居的城市,辖5县5区,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目前有包括壮、汉、苗、侗等8个世居民族在内的49个民族居住,辖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和6个民族乡(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融水县滚贝侗族乡、同练瑶族乡,三江县富禄苗族乡、同乐苗族乡、高基瑶族乡)。目前,全市非流动人口415.7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19.31万人,占52.75%,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为148.1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5.64%。柳州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深厚,基因牢固传承,民族团结共生共荣。各族人民长期以来亲如一家,民族关系十分融洽,2021年获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走出了一条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城市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之路,为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做出积极贡献。

  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不断谋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方法创新。宣传教育抓“大”不放“小”,从形式、内容、载体、队伍、阵地上谋创新求突破。以打造“9个课堂”为支点,努力实现宣传教育的“有形”“有感”“有效”,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持续引向深入。通过“9个课堂”系统工程调动起各县区部门力量,构建起全社会共同参与、主动谋划、积极作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宣教格局。

  精准施教的“定单”课堂。为了更好的提高宣传教育的精准度,柳州市民宗委宣讲员分头深入各单位做“订单培训”。对机关授课,突出“做表率”,指导市直各单位发挥各自优势,模范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法规;对企业突出“聚合力”,推进企业讲团结聚合力,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大局;对乡镇村屯突出“惠民生”,讲好民族团结故事引导群众感党恩跟党走。“定单”课堂打破千篇一律,以亲切的姿态走入不同单位,广受好评。

  开在小巷的“社区”课堂: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城市民族工作的基础,因此,民族团结课堂在社区十分活跃。如:市民政局、民宗委面向全市“小巷总理”开课,加深社区干部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城中区组织社区开展“学党史 筑牢民族团结根基”百姓宣讲活动;河东街道、社区(村)开展“民族团结——我们共同的使命”专题培训。“社区”课堂促进各族群众相互接纳、人人争做民族团结的维护者,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

  田间地头的“乡间”课堂:柳州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委讲师团、市民宗委联合组建市、县、乡、村级宣讲团及少数民族语言宣讲团,把课堂开到乡间地头,用普通话和少数民族语言开展宣讲。2022年以来大宣讲活动已宣讲398场,受众73000多人。更有市气象局用乡村大喇叭课堂每天定时开讲,人口普查员兼任民族团结宣讲员走进千家万户。各式各样的乡间课堂因地制宜,别具一格,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讲清民族团结大道理,引导各族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

  自由行走的“车载”课堂:作为汽车制造城的柳州,各种各样的车辆创造性地成为了民族团结进步宣教课堂的载体。柳州市民宗委、柳北区委、轨道集团党委、恒达巴士合力打造“石榴红”民族团结公交专线,通过车体外侧、车体内部和站牌站台“三维空间”,民族团结工作室、民族政策公交咨询台、民族政策知识微课堂和各族职工互助平台“四个阵地”,把公交巴士打造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流动课堂、流动的宣传窗口、流动的电商中心和流动的生态博物馆。在公交车上扫二维码就可在手机上进入普通话和少数民族民族语言对照学习,可以下单买民族地区农产品。公交车上还用汉壮双语报站名。全市112条公交线台公交车在车载电视和车辆尾屏LED每天以120次的频率播放民族团结进步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公益视频和标语,车载电视循环播放公益宣传视频,每天柳州公交近30万人乘坐公交车,提升市民对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知晓率。180辆出租车组建的“民族团结先锋车队”、“石榴红”小巴士、公交候车亭等公交资源全力支持民族团结进步公益宣传。还有“兼职”民族团结宣传车的科普大篷车、康复辅具流动车等。“行走”课堂让民族团结宣传走进生活、贴近百姓,随处可见。

  内容丰富的“云上”课堂:贴合网络时代的特性,把民族团结课堂开到“云端”。新华网客户端发布59篇柳州民族团结故事,阅读量达 246.65万;《柳州如何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课程在广西干部网络学习平台上线,成为全区公务员网络学习必修课;《柳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与工作启示》讲座登上广西社科大讲坛。

  特别是适应新形势联合打造数字化全民阅读项目——柳州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石榴红”数字阅读候车亭。该候车亭全长106米,共有12路公交车在此停靠,每天乘客流量达1万人次,是柳州市最大、最新、最中心的一个公交候车亭。候车亭依托数字化阅读成果,充分运用全媒体手段,向市民免费提供丰富多彩的数字阅读资源。根据不同的阅读需求,创设民族团结故事等10个主题板块,通过扫描阅读墙上的二维码获取多种有声书、电子书资源。持续深化“多元一体”国情教育,传递正能量,做到网络延伸到哪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就覆盖到哪里,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精彩纷呈的“花式”课堂: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柳州民族团结进步课堂生动活泼、不拘一格: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网络视频大赛、抖音大赛、体育运动会、知识竞赛、摄影书画展、微电影、情景报告会、民族团结故事会、民族团结故事有声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课间活动等等。各种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花式课堂寓教于乐,达到滴管式教育的良好效果。

  主流媒体的“纸媒”课堂:求新求变的同时,主流媒体支撑起柳州民族团结进步的“纸媒”课堂。《三月三》杂志,组织20多位知名作家撰写柳州民族团结故事,形成16万字59篇柳州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动教材;《中国民族》杂志,集中刊发柳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4篇经验做法,对全国发行;《广西民族报》给全市创建单位免费赠报民族政策宣传的专业报纸;《柳州日报》等市属主流媒体开设专栏。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媒体合力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藉由一份份杂志和报纸,民族团结“纸媒”课堂开到广大读者手上。

  实力担当的“基地”课堂:柳州大力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阵地建设,建成“3馆6基地1中心”,形成宣传高地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这些阵地包括:“干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职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妇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柳州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公交教育实践基地、民族团结进步故事馆、“石榴红”民族乐器馆、同心文化广场等。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职工、妇女、青年、学生培训内容,分类引导、增强“五个认同”。全市423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市芦笙协会、市侗学会、市教协会等社团也全部成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阵地堡垒,发挥积极作用。

  润物无声的“小微”课堂。“小”即从细微处绵绵发力。在面向学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时,秉持“课程化、生活化”的教育方法的理念,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入课堂里、活跃在学生“朋友圈”。指导学生设计“同心娃”系列微信表情包、中国传统节日表情包,编创适合学生传唱的宣传曲《民族团结新说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字经》,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柳州市72个公交站的电子站牌设计成“石榴福娃”形象,引导市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9个课堂”为基础构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宣教格局引领全市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创建工作融入到全市中心工作,认真履行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的政治责任。通过培塑精神标杆、宣传高地、文化品牌和先进典型,大力弘扬新时代柳州精神,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成为全市各族人民的精神坐标。各族人民心手相牵、团结奋进,谱写了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柳州篇章,全市呈现出民族团结进步基础进一步夯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宜居宜业宜乐宜游城市品牌更加凸显、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日臻完善的生动局面。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中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柳州模式”,走在了全国前列。

  以“9个课堂”宣传体系为支点,柳州培塑精神标杆、宣传高地和先进典型,大力弘扬新时代柳州精神,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各族人民心手相牵、团结奋进,谱写了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柳州篇章,呈现出民族团结进步基础进一步夯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宜居宜业宜乐宜游城市品牌更加凸显、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日臻完善的生动局面。这一成功案例对于进一步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宣教格局有四个启示:

  一是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宣教格局必须从单个部门发力向形成合力突破。全市各县区各单位共同谋划、共同组织、共同实施、共享资源,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宣教合力,强强联合效果倍增。各县区、乡镇、街道、村屯,以及民族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热情参加,民族团结进步大宣教队伍不断壮大。各部门用足各自的宣传阵地和宣传资源,宣传覆盖面实现最大化。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市、县、乡、村四级宣讲员充分的发挥作用,开展全方位、广覆盖宣讲。用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实物、实景、实例、实事为载体,搭建起新时代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大课堂。

  二是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宣教格局必须从单一内容宣传向全面阐释民族团结内涵突破。在解读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同时,讲好柳州民族团结故事,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过去宣教偏重于政策理论,基层群众理解接受有难度。“9个课堂”实施互动化宣教,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通过群众身边可见、可闻、可感的人和事,引导群众增强“五个认同”。

  三是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宣教格局必须从单纯就地宣传向“走出去”宣传突破。坚持统筹内宣外宣、网上网下,全媒体、多角度、立体式开展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教向更宽领域纵深拓展,有效扩大宣教覆盖面。挖掘宣传亮点推进媒体深层次地融合,不断壮大宣传战线。《柳州惊奇》系列报道网上传播受众超1亿人次;展现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的工业题材音乐剧《致青春》获好评不断。一个山清水秀地干净、满城绽放紫荆花、工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民族团结促和谐的柳州城市形象在国内外产生热烈反响。

  四是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宣教格局必须从宣教形式陈旧单一向“新特潮”突破。紧跟时代步伐,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分众化宣传教育举措。青少年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是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在宣传教育中一改刻板面孔,大胆运用当代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潮流艺术形式,宣教模式年轻时尚化,让青少年喜欢听、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以更具影响力、感召力的方式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

相关视频MORE +